除草劑之特性與應用

除草劑的分類,就實用層面可分葉面及土壤施用兩型,葉面型又包括系統性及接觸性兩類,除草劑百百種,到底要如何選用呢?

一、名詞解釋

  • 燻蒸劑—拿來殺除土壤中已萌芽雜草及休眠之繁殖體。
  • 萌前除草劑—處理剛萌芽2~3葉之雜草。
  • 萌後除草劑—處理萌芽3~5葉及以上之幼草
  • 選擇性與非選擇性—對A類草有效B類草無效,則視為選擇性,若AB皆有效為非選擇性。
  • 接觸性與系統性—是否只局限於藥劑接觸面有效,系統性農藥會自行蔓延至莖根。

二、要如何選擇除草劑?

視其雜草品種及生育階段選用

1.休眠繁殖體(燻蒸劑): H1

2.小於2-3葉時(萌前除草劑):①殘效短、中 → H2 ②殘效長 → H3

3.多於3-4葉時:

①選擇性藥劑

  • 禾本科草 → H4
  • 闊葉草 → H5

②非選擇性藥劑

  • 一年生草(接觸性藥劑) → H6
  • 多年生草(系統性藥劑) → H7

三、除草劑類別檢索表:

  • H1:溴化甲烷、邁隆
  • H2:聯苯醚、硫醯尿素、氨基甲酸、醯銨、二硝基苯胺等
  • H3:尿素類、三氮苯類、依滅草
  • H4:芳煙氧苯氧羧酸類、西殺草、環殺草
  • H5:芳烴氧羧酸類、硫醯尿素類、本達隆
  • H6:巴拉刈(已禁用)、固殺草
  • H7:嘉磷塞

參考資料:農藥管理人員資格訓練 課程講義
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

發表者:擊壤僧

擊壤僧,民國85年生,農學家傳第四代。大學畢業後隨即攜筆從農,曾至農委會藥試所受訓並考取農藥管理人員執照。致力於推廣農業知識,現於挽菓子農場任職,以「筆耕不歇,心耘良田」自期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